为什么学佛? (入门通关第11)
学佛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是五花八门。大家接触佛法的途径各不一样。开始所报有的想法、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好奇,有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扰,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有的希望从中找到真理。求财、求夫妻、求权位、求健康长寿、求儿女。为什么求这些?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一路追问下去,只会有一个答案。那就是..
学佛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是五花八门。大家接触佛法的途径各不一样。开始所报有的想法、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好奇,有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扰,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有的希望从中找到真理。求财、求夫妻、求权位、求健康长寿、求儿女。为什么求这些?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一路追问下去,只会有一个答案。那就是..
前面一节,我们说了因果中最为重要庞大的部分,就是我们的念头。就此我们再深入的看一下为什么会如此。《佛藏经》有这么一段佛和舍利弗的对话,就详细解答了心念在因果中的重要性:若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嫉嗔恚邪见。是人为是常杀生不常夺命不。不也世尊。在家杀生不常夺命。杀生时少不杀时多。舍利弗。于意云..
我们前面说因果,很多人都讲因果其实挺简单的,不就是你做了什么坏事,然后下辈子他还回来么。还有人掺和了世俗的迷信发展出一种观念。说我们现在的痛苦都是从前做坏事的对象,那些冤亲债主们讨债导致的。想要扭转,就得让这些债主离开、求得他们的原谅,云云。这样的说法对不对?答案我们先不说。下面我们先说说因果最庞大..
说起佛教,不能不提到婚姻、男女淫欲的问题。因为佛教的出家人是禁止婚姻的。而大家对佛教的印象也是禁欲的。要说这个印象也不是不对。佛教的确提倡离欲。请注意是:离欲。因为《未曾有因缘经》讲过:行苦苦报。行乐乐报。佛法并非靠吃苦来获得什么快乐。而是通过快乐来获得快乐。离欲是因为修学佛法有更为高层次的快乐,所..
提起佛教有的朋友不仅不会向往,甚至会十分反感。觉得佛教就是忍辱偷生。不反抗、不抵抗。这样的理念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比如有些人见到佛弟子的时候,会直接问一些比较极端的问题。比如如果日本人再次侵略中国你会不会抵抗杀敌?如果你的家人遭到暴力侵害,你会不会反抗?这样的一些问题体现了大家对佛教理念的不了解。前面..
谈到佛法,很多人的概念就是打坐烧香、拜佛吃素。顶多再加上念经。也就是这样了。其实呢,佛经中有不少内容,无论你学不学佛、信不信佛,都可以了解。甚至都有必要了解。因为了解了这些内容,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有非常大的作用。虽然佛教所谈论的目的并不在此,但佛教讲的道理却直指事物的真相和规律。所以掌握这些规律可以..
前面谈到了布施的问题。在不少人的眼里,佛弟子就该喜欢施舍,就该对他人进行无私的帮助。就该有求必应。就该不爱财。当然这里是有点道理的。但误解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对于他人的要求,佛弟子是否可以拒绝?佛弟子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答应旁人的要求呢? 答案是:不一定。或者说未必。事实上,在有的情况下佛教要求大家不..
说到世俗的成功和幸福,第8节我们已经告诉大家其中一个诀窍,那就是制心一处。能够专注。如果不专注,心思散乱,摇摆不定,很难有像样的成就,生活也不可能幸福。同时这样的人对于坏习惯、恶习更难以戒除。导致会有各种痛苦、病患等等问题出现。接下来我们说获得世俗间幸福和成功的第二个诀窍。先看一下这篇文章:学佛秘籍..
佛教中有很多事情普通人特别不理解。这也是不少人不太愿意接触佛法的原因。觉得不可理喻。其实这样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对佛教的不了解造成的。比如说,佛教戒妄语。不说谎话。很多人就感到这不可能嘛。现实生活中能这样吗?某个人请你吃饭,你不愿意去。要是照实说:我看你不顺眼,不跟你去。那还能在社会上混嘛。又比如某件事..
谈到佛法,不少人就会联想起布施给钱。在并不信仰佛法的人眼中,好似佛弟子都是要出钱布施,甚至佛教要求佛弟子布施、最好是倾自己全力布施。还会有一个联想,佛弟子,都不会爱惜钱财、不爱惜自己家人、眷属、说抛弃就抛弃。说出家就出家。还有不少家财散尽的例子。最为错误的一种联想。佛弟子都是很清苦的。都不可以有各种..
不少人看了前两节会说,你这个讲的佛教,怎么和我们常见的佛教不一样啊。学佛的不都是一上来说要信佛、要念阿弥陀佛、烧香磕头。捐钱行善什么的么?其实我们说的也都是佛教的内容。而且很重要,和大家的生活切实相关。但是由于大家了解真实的佛教教义很少,平常所听到的大概率是真假参半,所以并不清楚佛教中到底都讲了什么..
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优婆塞戒经卷第一集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
谈到佛法,很多人能想到的就是烧香跪拜、佛祖保佑、阿弥陀佛。具体佛法中讲过什么,实际上根本不清楚。现代人对佛法的理解不少都是通过影视作品、网络传播的只言片语来了解的。其中包括大量对佛教的片面理解。有的和佛教完全相反的观念,也冠以佛教的名义来讲。鱼目混珠,让不少人对佛教产生了误解。如果不客气地说,绝大部..
未曾有因缘经萧齐三藏沙门释昙景译未曾有因缘经卷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因复慰喻罗睺罗母耶输陀罗。令割恩爱放罗睺罗。令作沙弥。修习圣道。所以者何。母子恩爱。欢乐须臾。死堕地狱。母之与子。各不相知。窈..
佛说骂意经后汉安息国三藏法师安世高译佛说骂意。十方虫蚁。一切皆啖已。十方虫蚁。一切亦啖我。何不知惭。十方虫蚁。一切我为作妇。我亦一切取十方虫蚁作妇。何不能作愧。在生死大久不可数。当种习道。不当习种畜生业。犯淫劮有五罪。一者亡钱财。二者堕惊怖。三者畏县官。四者得怨祸。五者己命尽堕恶地狱中。人从色饮食得..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宋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施护奉诏译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上尔时世尊。从本座起。诣安陀林。于一树下。昼日栖止。宴寂而坐。是时诸苾刍众。于其园林。别会一舍。依次而坐。所谓尊者阿难。尊者闻二百亿。尊者阿泥楼驮。尊者舍利子。如是等诸苾刍众。既共集会。乃相谓言。世间人众。何所修作。多获义利。..
佛说譬喻经唐三藏法师义净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着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乃往过去。于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于井四边..
佛说木槵经失译人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只阇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无数。名称远闻。天人所敬。时难国王。名波流离。遣使来到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国边小。频岁寇贼。五谷勇贵。疾病流行。人民困苦。我恒不得安卧。如来法藏。多悉深广。我有忧务。不得修行。唯愿世尊。特垂慈愍。..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卷第四十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华严经寿量品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闲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刚坚固无量妙宝共所庄严红莲华台师子座上。与十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极微尘数大菩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不可思议光王。承佛威神。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