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不平,应语令平(入门通关第6)
2024-03-15 10:05 佛教入门
前面谈到了布施的问题。在不少人的眼里,佛弟子就该喜欢施舍,就该对他人进行无私的帮助。就该有求必应。就该不爱财。当然这里是有点道理的。但误解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对于他人的要求,佛弟子是否可以拒绝?佛弟子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答应旁人的要求呢? 答案是:不一定。或者说未必。
事实上,在有的情况下佛教要求大家不要布施、不要帮助。
下面先看看我们站点的这篇文章:什么情况下不能布施?
这里列出了不少的内容。当然如果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原则:终不为他作恶业使。
也就是说,如果这件财物我付出了、这件事情我做了,对你有害。或者令众生不满、对众生有害,这个众生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家人。那么就不要做、不要布施。
就是这个原则。可见佛教导大家的布施善行。绝不是烂好人。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绝不是这样的。
更不是为了布施而布施,不是为了成就“布施”的名。佛教提倡的布施。是真正为了利益大家。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原则来决定怎么办了。
比如,有人求你帮忙做件事情。这件事情明摆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时间。会影响你的家庭生活,让丈夫或者妻子不满。那抱歉了。不用非要答应。有时候过多的付出并未必会让他人幸福。佛弟子并不是以付出为目的,而是以利益他人为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布施而布施。
除此之外,佛弟子在生活中,不仅未必有求必应。甚至还可能锱铢必较。不较都不行。不相信么?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这是说什么呢?说受五戒的佛弟子。做生意的时候,一旦定下价格、不得反悔。不能过后觉得卖便宜了、贱了就抬高价格。见利忘义。如果做生意的时候,称量货物要公平,不能缺斤短两。如果对方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应该指出来。令其改正。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是有过失的。
这里有两个含义。前面说的。一说价已,不得前却。是指信用。说定的事情不能改了。放在现在。定下的和同就要如约履行。说什么时候到、数量如何、质量怎么样一定都不能打折扣。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问题而毁约。
第二个是如其不平,应语令平。如果对方不公平、不守信,那么要指出来。令其履行自己的责任。
看到这里,可能很颠覆佛弟子的形象。好像从前说起佛教都是忍辱、都是不反抗、都是吃亏。怎么这里反而说,如果你不要求对方履行责任、公平合理,就是过失呢?
这就是真正的佛教和社会上流行的所谓“佛教”的区别了。
其实这很好理解,按照上面布施的所说的原则:终不为他作恶业使。对方如果占便宜、不公平、不守信。你却不做阻拦、不去纠正。那么这不就是帮助对方作恶么?这是助纣为虐。其实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越是谨守契约、追求公平的国家,会越富有。这就是佛教说的果报。
所以佛教中教导佛弟子,是守信的。追求公平正义的。并非一味吃亏、不反抗、不敢说话、忍辱吞声。
接下来到了下面的任务了。
现在社会上流行不少成功励志的书。层出不穷。前面一章说了。这些东西大部分没什么用处。有时候看到有的人抱着成功学猛啃。真的到了做事上。说大话,然后不是推三阻四、就是找各种理由。真的很无奈。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人不要说成为巴菲特、比尔盖茨了。就是将来做一个衣食丰裕的普通人都未必。
尤其请年纪尚轻、刚进入社会的朋友必做这个任务。
请找一个笔记本,如果有手机之类随身电子设备的话也行,每天做一下记录,以及分析。
记录什么呢?
1,自己都承诺了什么。答应了什么事情。
2,自己准备承诺什么、准备和人做什么约定、答应什么事情。
3,已经承诺的事情,分析自己该怎样实现,怎样做到最好,都要有什么步骤、准备什么条件、有可能出现什么意外和困难。该怎么解决?
4,准备却尚未承诺的,请分析自己能不能做到,可能做到什么程度。做不到该怎么说、怎么拒绝。或者怎么清晰表达说自己可以做到哪种程度。
举例:今天答应某人,明天下午五点,带什么东西,到某某地方谈个事情。
那么要提前计划一下,如果五点到几点出发,会不会堵车?把堵车的时间计算在内,需要几点出发?带的东西是否准备好,自己一个人是打车带,还是坐公交车?有没有仪表上的要求,那个地方自己不熟,先查查地图。做到心里有数。谈什么事情,需要做个概要。等等。
为什么这么做?我告诉大家,这么做就是锻炼做事情的能力。好多人说锻炼能力、提高能力。其实根本不知道怎么锻炼。按照这个办法,就能锻炼。
如果是年纪尚轻、刚刚步入社会。那么越早用这个办法,你就越能积累自己的能力。慢慢就会知道:遇到事情需该注意什么。该怎么办。尤其是,什么事情自己能做,什么做不到。这样你才能做到:承诺的事情百分百实现。
佛教提倡守信履约。注重契约。追求、维护公平正义。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