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秘籍
起这么个名字纯属吸引眼球。我们知道佛法中涉及的问题在经典中叙述的非常完备,不存在什么秘密的方法。释迦牟尼佛以无上智慧给大家留下的是一份无边的宝库。我们修学遇到的问题绝大部分都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问题是很多内容我们没接触过,没看过,所以遇到问题只能靠自己去想、去猜该怎么做。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有得少为足的..
起这么个名字纯属吸引眼球。我们知道佛法中涉及的问题在经典中叙述的非常完备,不存在什么秘密的方法。释迦牟尼佛以无上智慧给大家留下的是一份无边的宝库。我们修学遇到的问题绝大部分都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问题是很多内容我们没接触过,没看过,所以遇到问题只能靠自己去想、去猜该怎么做。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有得少为足的..
在《骂意经》中世尊曾经告诉大家: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救活十方天下的人,都不如人守意一日。人如果能发善意,其福难量。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仅仅有了善念比救一切人的性命还要有福报呢?其实我们只要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就清楚了。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每说一句话、每动..
人生总是处处充满意外。这个意外有好有坏。最坏的莫过于横死了。横死非命是谁都不愿意遇到的事情。《大般涅槃经》讲: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意思就是,众生的业报,不定的多,定业较少。所谓定业就是,果报成熟,什么时候实现,或者实现成什么样子,都是已经固定下来的,基本上不会变动了。这样的业力,在我们的人生..
学习佛法的朋友,不少人已经为人父母,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讨论怎么教育孩子的问题。遇到的问题也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比如:都说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对不对呢?小孩子该不该培养其吃苦耐劳的习惯? 有人说要以苦为师,靠谱吗。追求分数到底重不重要?放养还是严格管教?赞赏教育和挫折教育哪个对?大家可能会..
诸佛如来出现于世。有二种法以自庄严。何等为二。一者先说十二部经。令诸众生读诵通利。如是种种名为法施。二者以妙色身。示阎浮提及十方界。令诸众生见佛色身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缺减相。心生欢喜。观如是相因何而得。皆由前世百千苦行。修诸波罗蜜及助道法而生此相。诸佛在世间成佛传法,有两种方法利益众..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时代,从佛教的角度说,是末法时代。佛法逐渐式微的趋势。关于这一点有不少争论,讨论到底什么因素导致佛法毁灭?有的说是白衣说法,有的说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没了,有的说是佛弟子不团结,要相互夸奖才能让佛法兴旺。要说这都是操心的不是地方。释迦牟尼佛,既然预言了正法、像法、末法,当然也会告诉我们..
进入大乘佛法的根本是要依止一实境界《占察善恶业报经》下卷中,地藏菩萨给大家讲述了佛法了义的核心问题。而且有述理、有具体的方法、还有针对末法众生根性的开示。能够理解熟悉其中的内容,对佛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会有个很清晰的了解。对我们末法众生,真正进入大乘佛法之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这部分值得大家反复探讨..
我们很多人都希望能获得种种殊胜果报。但是想要修行众大量善根善行,我们普通人可能不容易做到。但是如果能够了解“回向”的方式,我们就能实现:少修善根,获大果报。《佛说甚深大回向经》讲:明天菩萨即白佛言。云何菩萨少修善本而获大果。或多作功德福报无量。明天菩萨,对佛说:我们应该如何修少许善根善因,而获得大果..
佛教讲众生处于六道轮回之中。人死亡后会去往哪一道,可能很多人都比较关心。这是涉及到自己的大事。在《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中,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详细描述了人们临命终的时刻,去往各道都各有什么表现。尔时世尊告阿阇世言。大王应当一心谛听我为王说。令王现前而得知见。大王当知若人命终当堕地狱有十五相。当生饿鬼有八..
(5)请问酒戒尔时会中。国王太子。名曰只陀。闻佛所说。十善道法。因缘果报。无有穷尽。长跪叉手。白天尊曰。佛昔令我。受持五戒。今欲还舍受十善法。所以者何。五戒法中。酒戒难持。畏得罪故。世尊告曰。汝饮酒时。为何恶耶。只陀白佛。国中豪强。时时相率。赍持酒食。共相娱乐。以致欢乐。自无恶也。何以故。得酒念戒。..
(8)报佛恩波斯匿王。长跪合掌。白世尊曰。今此大众。闻佛所说。疑网结解。犹如日光消除暗冥。得见大明。如此之功。其恩难报。诸弟子等。当以何方施设供养。报今世尊斯重恩耶。佛告王曰。及诸会众。甘露法教。其功难报。假令有人。于恒沙劫。尽心奉事。佛法圣众。衣食卧具。疾病医药。于意云何。其福多不。王曰甚多。不可..
(7)罪福苦乐王白佛言。如佛所说。十方贤圣明达众生。因缘果报者。我父先王。奉事外道。随持禁戒。绝于酒肉五辛葱蒜。供养梵天。日月水火。常行布施。求梵天福。年年常用千头乳牛。施婆罗门。计四十年。四万头牛。诸婆罗门。食其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味。如斯功德。生何天也。愿佛垂哀分别教示。令诸行者普得闻知。佛告王曰..
(6)释妄语戒尔时国王。太子只陀白佛世尊。十善戒法。有差别也。同一义耶。妄语戒义。一耶多耶。若一义者终不可持。若差品者。愿佛说之。佛告之曰。妄语有二。一重二轻。何谓为重。若受戒人。不修智慧。愚痴无智。不能教化兴隆佛法为是之故。人所轻慢。不得供养贫穷困苦为供养故外现精进。内行邪浊。展转相教。宣向诸人。..
《圆觉经》是一部文字优雅,述理透彻、明了直接的经典。对佛法的很多核心问题做了精辟的解答。值得我们反复玩味,深入探讨。在第一章,释迦牟尼佛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明明白白,彻彻底底给我们阐述了佛教的根本。大乘佛教到底因何而来?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
(4)石女因缘尔时波斯匿王。国大夫人。出入行来。常使四人。名扇提罗(扇提罗者汉言石女无男女根故名石女)。最大筋力。令此四人。担皇后舆。皇后所乘。七宝辇舆。留在祇洹精舍门外。敕诸黄门。令守护之。黄门转令四扇提罗。守夫人舆。其身自往佛边听法。扇提罗等。各于舆下。睡眠不识。时有凶人。偷取夫人珍宝辇舆一摩尼珠..
(3)三时行善时波斯匿王。及其眷属。闻佛说已。心意开解。更起作礼。欢喜踊跃。倚立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来见佛。快得善利。听佛说法。不知疲懈。所以者何。世尊先说。四真谛法。十二因缘。出世间道。情根钝故。慌慌不解。以不解故。身体疲懈。今闻佛说菩萨行法。虽未全解。心甚爱乐。渴仰欲闻。情无厌足。弟子今欲发..
(2)野干说法佛言。忆念过去无数劫时。毗摩大国。徙陀山中。有一野干。有师子王追逐欲食。野干惶怖奔走。堕一丘井。不能得出。经于三日。开心分死。而说偈言:祸哉今日苦所逼 便当没命于丘井一切万物皆无常 恨不以身餧师子呜呼奈何罪厄身 贪惜躯命无功死无功而死尚可恨 况复臭身污人水南无忏悔十方佛 表知我心净无已前世所..
未曾有因缘经白话讲解《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是一部极好的佛法入门教材,经中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把佛法的大意层层揭示给大家,能够让我们对佛法有的正确了解。平时很多的疑惑,都可以在这部经里找到答案。 所以推荐大家学佛入门之初先学习这部经是十分有益的。我们用白话文讲述经文中的故事,大家可以在阅读经典的时候作为..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
接下来是弥勒菩萨出场。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弥勒菩萨赞叹释迦牟尼佛为菩萨开示佛法秘密藏,令大众明了轮回根本、分辨正见、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