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的艺术
2024-10-07 09:01 佛学文库
知足的艺术
◎ 蒋 鑫
人的一生 很短暂,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当中,集中精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我在生活当中总结出的结论就是,懂得知足。知足即是少欲,能把有限的精力与时间,都集在中一个有用的事物或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有限的生命,做出更大且有意义的事情。
知足是一种艺术,并非是事事都消极面对,或者说对世事采取不闻不问的不理采态度,反而,懂得了知足,才是更积极和洒脱的人生态度,才能有机会在一件事上有所成就。人的一生,除却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再除却忧、悲、苦、恼的烦恼炽盛状态,能用于踏踏实实提升生命质量及反思人生真谛的时间,真的非常有限,不得不学会对无意义事物的淡化,这就是所谓的知足。
有一个信仰,足矣。人生需要信仰,否则,便会是空洞与无味的人生,缺乏人生美感与智慧。佛法,在我看来,是极为完善和适合一切众生的教法,不仅可以让自身在生命过程中得到生命品格的不断提升与完善,同时也利及于他人,在修学过程中,可以净化整个社会及利于大众。人的一生,如果未曾听闻佛法,真的是一大遗憾,或者说,福报尚有欠缺。不论是老弱病残,还是帝王将相,都需要用佛法的智慧与思想去指引人生乃至于未来世,佛法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全部发生彻底的积极改变,信仰佛法,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做好一件事,足矣。知识领域数不胜数,况且术业有专攻,人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世间学问,只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事情,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一次跨学科或跨领域的涉足,都将会是从零开始。不论是学问,还是事业,都贵以精专,忌泛泛了之。纵然天资卓越,也以一生做好一门学问为宜,才能有所建树,也能节省无畏的精力。
交下几个知已,足矣。俗语云,人生得一知已足矣。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人,最终能成为知足的,毕竟是少之又少。要想成为真正的朋友,需要有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相同的品行与喜好,还要有志趣相投,所以说,大千世界有无数的人,但是能遇到与自己相似的机率,是非常少的。能有这样的心态,便不会再苛求朋友知已遍天下了。朋友之间的相处,淡如水,心态要平和,这样方才长久,也不会患得患失。对于学佛的人来说,人生最大的朋友可能是与同参道友为修学助伴,不会把太多的精力用于讨好朋友及无意义的琐事上。
有几个特定时间点上的回忆,足矣。人生会经历无数的事情,但是人生又是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不可能总是活在过去,终归是要向前看。在我们积极进步的人生过程中,时不常的有一些美好且有意义的片刻回忆就足够了,不要总是对过去不能释怀,这样人生难免会变得意志消沉,不能自拔。例如,我们的童年时期、读书时期、陪伴父母时间、工作时期、去寺院参学时期,人的一生,在脑海当中存储几个有意义的片刻供自勉就好了,这样才能轻装上阵,打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读几本书,足矣。虽然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才能曾长见识,但对于苦短的人生来说,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真的读万卷书。书籍浩如烟海,要有选择的阅读,这样才不致于浪费时间和精力。例如,在学校读书期间,应以教科书为主线,配以课外书;人到中年,修学佛法之后,就应该多读几本佛经及古今大德开示,才更有助于树立和调整自己的各种观念。读几本书的含义,更多的在于选择一个领域的书,当然,在选择了一个领域之后,要尽量多读,而不是不管什么书,拿来就读,这样难免会沦为门门通,门门松。不论是哪个领域,都会有一些经典代表作,如果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细细品读,定会对这个领域的知识起到高度概括作用。
人生就一次,我们都是这世间的匆匆过客,拥有不了太多东西,所以有选择的摄受,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这就是知足的艺术。
摘自《觉群》总第88期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