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 — 法华妙趣(3)
2024-06-02 10:10 佛教入门
佛接着说:舍利弗啊,自我成佛以来,以种种因缘,种种方便,广宣佛法妙义。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其远离各种执着妄想。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诸佛有修有证、有智慧、有方便,这些都具足圆满。如来的智慧广大深远、没有边际和障碍;无所畏惧、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释迦牟尼佛也好,十方诸佛也好,宣讲佛法均是以种种不同的因缘、方便。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所希望的目的不同。所适合的方法不同。有的人可能见到这个形象就相信,比如花痴可能需要帅哥去讲他才信;有的人可能碰到亲人介绍才会相信。有的则根本不管什么来历,关键得让他心服口服才会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因缘。这些因缘也是我们前世曾经种下的种子在起作用。
所以想要宣讲佛法,那么肯定是要适应不同的因缘才能传播。比如佛教中有专职修行的出家众,专注修行弘法,也有在家修行的在家众,这就是不同的因缘。
当然还有不同的方便。这个方便我们多说几句。现在好多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已经很偏了。因为很多名词的概念就不清楚。我们看到佛经里的一些名词,其实根本不是现代的意思。而是古时候所指。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经脱离原来的本意。比如这个“方便”。
在佛经中方便指什么?
《未曾有因缘经》:修菩萨道者。先以方便。调伏诸根。何谓方便。谓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是名方便。
《思益梵天所问经》:世尊。何谓方便。佛言。如来为众生。说布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忍辱得端正。精进得具诸功德。禅定得法喜。智慧得舍诸烦恼。多闻得智慧故。行十善道得人天福乐故。慈悲喜舍得生梵世故。禅定得如实智慧故。如实智慧得道果故。学地得无学地故。辟支佛地得消诸供养故。佛地得无量智慧故。涅槃得灭一切苦恼故。梵天我如是方便。
经典中还有不少地方讲方便是什么意思。我们摘出来两段。给大家看看。方便是什么?方便就是佛教到的修行法门,就是指戒定慧、六波罗蜜,就是佛讲的种种不同的法门、戒律这些佛教内容。而现代社会对于方便二字的范围极大的扩大了。所以如果你用现代的语意去理解佛经,就会产生很大的歧义。你会认为所谓的方便就是各种不同的办法,甚至不择手段。骗你一下、害你一次可能都叫方便了。
不是这样的。佛教讲的方便就是佛教的不同法门,是指佛教内容。不是随便什么玩意都可以叫方便。而现在人讲行个方便、方便语之类成了极为泛滥的状态。语意变成了姑息之法、迁就、例外之意。这可不是什么方便。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佛以种种因缘、种种方便宣讲佛法呢?前面我们说了,每个人因缘不同、目的不同,自然需要的方法不一样。而只有佛以无碍智慧,尽修一切法门,才能针对不同的因缘、传授不同的方便法门。如果佛没有前面说的尽修一切法门,则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所以佛教和其他宗教、学术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相对于佛教而言,其他任何一种宗教在具体的修行方法上几乎就是空白。就是信仰和一些戒条、仪式,充其量加上一点祈祷和冥想。而佛教几乎就是百科全书。
同时我们也要了解佛教从来没有说一种方法、一个模式,能够度化所有众生的。否则佛毫无必要去尽修一切法门,更无必要如经中所说以不同的因缘、不同的方便度化众生。而《法华经》作为经中之王给大家叙述的教义,明确的表明了这一点。
如果有谁讲唯有某一种法门才能度化众生,那其实是破坏佛法,是在诽谤佛法。我们在 什么是诽谤正法?-何谓谤法? 一文中已经讲过 此是行此非行。此成就此非成就。此是时此非时。诸如此说皆名谤法。就是佛教法门中,你要是敢说这个法才能度人、那个法就不能度人。这绝对是诽谤。当然这个也要依据佛经的教导来分辨,不是打着佛教旗号的都算是佛教法门了。
这些方便法门、善巧方便的目的是干什么呢?为了让大家远离妄想执着。远离这个让我们痛苦的根本。这个还是我们前面说的小乘佛法的目标。远离这个苦的根本,从而摆脱生死轮回、摆脱痛苦。当时后面我们会说到,小乘和大乘其实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不同的阶段关系。其实并不矛盾。
世尊教导众生远离妄想执着,这个话听着好像是挺高大上。在很多的佛教著述里也讲的烂了。放下妄想执着。说的好像我们只要想放下就能放下一样。其实那是装呢。没有哪个凡夫能说放下就放下的。放下这个词就不太贴切。因为说道放下,你肯定是原来拿着。无论是放下还是拿起来,都是承认这个东西存在。而且还是毫无过程感的。你要说放下,我们哪有本事说放下就放下啊。
而佛经说的远离就比较贴切了。远离就是有程度的,有远近之分,越远越淡,最终没有,最终发现本来不存在。这个过程才是佛法修证的过程的比喻。
这个过程从小乘说,就是脱离苦海的办法,就是灭苦涅槃的过程。从大乘讲,就是福慧圆满、认清法身佛性的过程。所以远离妄想执着这一点,大小乘并不矛盾。是佛法的必由之路。
更新于: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