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在他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先後去世,由叔父照应他的生活。入塾读书,十分颖悟。年龄渐长,感到身世孤零,人生..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在他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先後去世,由叔父照应他的生活。入塾读书,十分颖悟。年龄渐长,感到身世孤零,人生..
唐洛阳慧林寺释圆观◎法 宣 法师不知何许人也,居住于洛阳城中之宅第,平日为人率性而疏阔简朴,有时精勤于佛学,然而喜好从事世间生产,而获得田产园林之利益,当时的人称之为空门中的农牧富人。此外,其举止行为非常特异,而且通达音律。唐代宗大历末年与李源为忘形之好友,李源的父亲李澄担任过太守,天宝末年曾经身陷于..
◎ 光 泉印顺法师在《太虚大师年谱》中写到:国民政府下之佛教,得以从狂风暴雨中复归安定,得以泄沓混日,却与此夜此人(指蒋介石)有关。 太虚大师清醒地认识到不尊王法,难弘佛法,中国佛教要想在乱世中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改变各界人士对佛教的观感,必须依靠政府的保护。因此,他在一生弘化中,非常注重广结善..
◎梦 参面对自己的那点世间财,用种种方法来保护,你保护不住的。你内心护持到了,一切天龙八部都给你护持,你有了正法,你有了心,你还怕吗?你愁什么?什么都不怕。身体是假的,生命是假的,是幻化的,不实的。真正要护的是你内心的善法,是你内心的善念。 摘自开示录《修行》..
隐元东渡长崎弘法 ◎ 王荣国隐元禅师东渡长崎弘法前,长崎奔波于海洋丝绸之路上从事商业贸易的海商、船主构成的华侨华人社会的佛教信仰,实际上是普遍存在于当时我国沿海特别是长江以南沿海民间社会的佛教形态,这种佛教奉祀民间神灵且不重修持而重祈禳,其奉祀的神灵既有因地域而不同,也有因行业不同而有别。与往来海上丝..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 善慧莲截流大师(1628-1682),又名行策,俗姓蒋,江苏宜兴人。其父蒋全昌,乃宜兴名儒,并与憨山大师有深交。憨山大师圆寂三年后的一天晚上,其父梦见憨山大师持杖入室,此后不久,截流大师出世,故此父亲为其取名梦憨随大师长大成人,其父母也相继去逝。二十三岁时,大师投武林理安寺的箬庵问公剃度出家..
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明 贤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真可,字达观,晚号紫柏,俗姓沈,吴江人。大师一生胁不至地,常坐不卧,行脚四方,遍访长老尊宿,真参苦修,行头陀行,禅悟甚深。他洞悉禅门积弊,故矢志于挽救法门之凌夷。其后印刻藏经,议修传灯录,以续法脉之不绝。以至营救憨山,争取罢矿税案,致..
苏轼的一件轶事陈文新对生活中的痛苦切莫反复咀嚼。因为,越咀嚼便越伤感,越伤感便越觉悲伤难以承受。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讲述了苏轼的一件轶事。苏轼被贬海南,他的弟弟苏辙亦被贬雷州,五月十一日,二人相遇于藤,一块儿吃面条。两兄弟的性情是不大一样的,苏轼高旷豁达,而苏辙的心底却总是潜伏着某种人生的忧郁。于..
◎正 愿 (译)原文:支楼迦谶,亦直云支谶。本月支人,操行纯深,性度开敏,秉持法戒以精勤著称。讽诵群经志存宣法。汉灵帝时游于洛阳以光和中平之间,传译梵文,出般若道行般舟首楞严等三经。又有阿阇世王宝积等十余部经。岁久无录,安公校定古今,精寻文体云,似谶所出。凡此诸经皆审得本旨,了不加饰,可谓善宣法要弘道之..
唐代高僧道钦禅师◎宗 智杭州径山道钦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苏州昆山内,俗姓朱。道钦是禅宗四祖旁出法嗣法融门下七世传人。禅师自幼推崇儒家学说,二十八岁时遇到玄素禅师。玄素禅师对他说:我观你的神气温和清纯,是佛门可造之法器。道钦禅师由此感悟,于是请求为玄素弟子。玄素便给他落发出家,并告诫他说:你可乘流而行..
◎ 如 瑞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说在我们没有成佛之前,我们有身就有行为--行住坐卧,做事,这就难免做错事。严重的错事就是杀生、偷盗、邪淫,这是重的。那还有轻的,就不要说了。我们有嘴巴,除了吃饭,最多的就是用嘴巴来说话的。我们说的话,是不是都能够如法呢?这就不可能了,可以说。所..
做事先做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么,他的事业将会大受影响。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大事,这是古训,先人早就强调了做人为先的重要性。我们的先人孔子,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沉..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红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来。走到半路,老六碰到饿得只剩一口气的父子二人,父亲背上也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那人见老六背着那么多红薯,便向老六讨要一个给孩子吃,老六不肯。那人便说:你卖给我行吗?说完把自己背上的一袋银子全倒在地上。老六的眼睛直了,因为他..
死亡随时都会出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死亡不会马上降临到我们头上,因为人的生命实在是太脆弱了。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描述死亡无常时说:呼出一口气,能有机会再吸气是很难得的事;吸入一口气,能有机会呼出去也是很难得的事;晚上睡去,早上能醒来更是很难得的事。现实如此严酷,然而我们的心是怎样的?我们的心好像..
真正优雅的人,必定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真正高贵的人,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有大气象者,不讲排场;讲大排场者,露小气象。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大成者谦逊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真正优雅的人,必定有包容..
我这些修学的方法都是老师教的。最初章嘉大师教的,很得受用,老人没有欺骗我们。我跟章嘉大师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他老人家好像是六十五岁,祖父辈的,看到我们这些年轻人,很爱护、很慈祥,他怎么会骗我?所以我对於老人的教诲深信不疑,依教奉行。彻底放下,没事,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没有事。顺境善缘里面决定..
战胜烦恼困苦最胜行。我们修忍辱度又是能够战胜我们烦恼困苦的最殊胜的苦行。什么是苦行?不是说我们吃得很差,穿得很差那个就是苦行,或者我不睡觉就是苦行。真正的苦行是什么?就是忍辱度,这是最殊胜的苦行。平时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说,一些平常的困苦,比方说缺衣少食、寒暑交困,很冷很热,乃至于衣食各方面条件比较..
◎ 广 钦★有什么不知道的,应该问师父或师兄,不要怕丢面子而自己擅做主张。★只知道吃而不知道修行,吃多了就难消化。★今天我们出家是要修行,了脱生死,不是来享受。修苦行就是磨练我们的身心,能够使我们没有我相,没有贪嗔痴,达到身口意清净。★不要祈望施主送东西来,不要依靠施主,只要努力修行,有了成就,天龙八..
◎ 传 喜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好人,还是需要坏人?这世界上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你要做好人,那就是珍稀保护动物,哪里会饿死?做好人,你的思想言行都有无量的加持。有人说:师父,我们佛教徒是少数,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信佛,我们学佛不吃亏吗?不会的,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更何况我们学..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2.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