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念佛 静心息妄
一心念佛 静心息妄◎印 光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消灭,则心归于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妄念皆现。若念之久久,自无此种妄念。其最初觉有妄念者,由于念佛之故,方显得心中之妄念,不..
一心念佛 静心息妄◎印 光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消灭,则心归于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妄念皆现。若念之久久,自无此种妄念。其最初觉有妄念者,由于念佛之故,方显得心中之妄念,不..
神佛不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祗,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异,应当究明。神为六道轮回的众生,属于鬼道之有福德者。或以生前对国家、人类贡献卓着,后代为追思其恩泽,立..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是不是我命中注定 穷困一生呢?他问。禅师就让他伸出左手,指给他看: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感情线,这条斜线叫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把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禅师问:你..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寂 静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第二,什么是佛法?第三,我们信仰什么?现在一起来探讨第一个:佛是什么?我相信在座的很多法师、很多居士,对这个问题已经早有研究和体会了,我跟大家讲一讲我的肤浅体会。有很多人在学佛,为什么要学佛?今天上午师父给大家开示,我们是..
合掌的十六个含义◎唯 印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乃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体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缩影,一切佛菩萨皆从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万法。我们不能浅看合掌之..
◎ 梦 参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以读经要由别人代读。由此也可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一】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
学佛要读什么经?◎耀 一《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为了超拔自己的亲人父母,所以去问诸佛如来,想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在哪一道,肯定不是在三善道。为什么?因为她知道生前做的事,要么就是谤佛、不信三宝;要么就是杀业很重、吃鱼吃虾,炒着吃煮着吃,吃出各种花样..
对于任何想走灵性道路的人来说,上师或者老师是非常关键的。 这种讲法就算在世俗的生活也是这样,譬如你想学骑自行车、学游泳,如果有老师教,你会学得比较快。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读书,或看视频来学,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强项,同时作为现代人通常我们也没有多少耐心,时间也很少,如果你有好的教练作为指引、..
◎ 方广锠《祖堂集》是我国现知最早的禅宗语录集,西来意是禅宗的第一等公案。本文拟从《祖堂集》中的西来意,尝试探究其深言微义。一、最早出处从《祖堂集》的记载看,西来意这一公案出现得甚早。《祖堂集》卷三老安国师条载:坦然禅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旨?师曰:何不问自家意旨?问他意旨作什么?进曰:如何是坦然意..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来观察这世间的一切法。自在即是自由,我们说他自由自在地生活,或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但这并不是佛法上所说的自在;佛法讲自在是指一个人摆脱了种种烦恼的系缚,内心没有执着。不但如此,大乘经论里举..
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信仰,这个药方是给现代社会开的。现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根源就在于缺乏信仰,以至个人道德修养失落,公德荡然无存。在这信仰失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觉无依无靠,内心空虚、浮躁,就像孤魂野鬼,在人海里飘泊不定。信仰失落带来的综合症造就了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浮躁是综合体现,失落与麻..
佛像和佛经可以下载到手机里吗?◎正如正如法师答:当然可以,但一定要恭敬虔诚。恭敬虔诚,才有功德利益。立佛像、瞻仰礼拜佛像的意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见贤思齐,向佛菩萨学习。也是信仰者向佛菩萨学习的一种教材。通过立佛像、瞻仰礼拜佛像,学习佛菩萨的智慧、觉悟、清净、平等、慈悲、自在等圣格特质,学习佛菩..
◎ 太 虚学佛所应修学的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增上学;而比此三学更根本的要素,就是具足信心。因信心是从信解而成立的,不论在家或出家,若对佛法有真正的认识,便会产生恭敬诚挚的信心。由此信心,才可把佛法接受过来而依止修学。故佛法的基础在戒定慧三学,而比三学更重要的条件,便是首先要具足信心了。佛教把信徒分成在家..
寂静法师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德就是功德,物就是物质,德厚了,财富也就多了。学佛就是无量财富,修行就是修好内在,行在生活中。而当我们的内在境界越来越高时,一切外在..
◎ 编 者达摩西来,六祖分灯,一花五叶,广开妙法之门。义玄立宗,传称临济,棒喝交驰,付授正法眼藏。寒山寺自古以来是临济宗的弘法圣地。究竟临济宗风如何?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传法时曾说过一首偈子: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据说一花开五叶即暗指后世禅宗的五家分派--从六祖惠能之后,中国..
◎ 妙 喜懒庵枢①和尚曰:学道人 当以悟为期。求真善知识抉择之,丝头情见不尽,即是生死根本。情见尽处,须究其尽之所以。如人常在家,愁什么家中事不办。沩山云:今时人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习气未能顿尽,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是别有行门,令渠趋向。沩山古佛,故能发此语。如或不然,眼光落地时..
◎ 理 海大家每天都会洁面洗漱,力求让自己的外表光鲜靓丽。殊不知,我们的内心也需要不断地清洗,以远离垢染,时刻保持清净庄严。《增一阿含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中,自净其意是佛法的核心。所有的行为都是由意念支配的,改过迁善的根本是净化内心。净化内心的方法很多,略举五点:第一,诵..
◎ 永明延寿问:以心为宗,禅门正脉;且心是名,以何为体?答:近代已来,今时学者,多执文背旨,昧体认名。认名忘体之人,岂穷实地!徇文迷旨之者,何契道原?则心是名,以知为体。此是灵知,性自神解。不同妄识,仗缘托境,作意而知;又不同太虚空廓,断灭无知。故《肇论》云般若无知者,无有取相之知也。常人皆谓般若是..
◎印 顺太虚大师创办本刊以来,已进入三十四个年头。当时就定名为海潮音,所下的定义是:人海潮中之觉音。我们抱着小鸟救火的精神,决不因力量的微薄而自馁;遵循虚大师踏出的径路,尽我们的智能,来播送人间的觉音。我们仰承佛陀的悲怀,发扬佛的慧光,想从人海思潮的正觉中,来实现人世与人心的和平与自由。这一坚决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