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的最高境界 — 法华妙趣(23)
2024-03-18 10:05 佛教入门
当然“悟佛知见”,对每个人来说其实是不一样的。
《妙法莲华经》后面讲到: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
意思说来就是:一场大雨,对于不同的植物,所能吸收的雨量、所能生长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参天大树的根系发达,吸收的雨量就多,可能生长的高度也是其它植物难以企及的。小草吸收的水分少,可能生长的微乎其微,但依然是吸收了大雨的滋养。
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接触到佛法这场大雨滋润,因为根性的缘故,增长的幅度和方向是不太一样的。
我们当然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成长成参天大树,都能一闻千悟,直入佛地。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的人或许只是听闻一点点佛教的道理,有了接触,浅尝即止。
有的人稍微深入,能够多少学习一些佛教的义理。
有的再进一步,开始付诸行动,三皈依,奉行五戒十善,开始身体力行。
更好的,是能够精研教义,依据经典修行。
当然最为殊胜的是,对佛性法身有所悟入。
大众在佛法的滋润中就如同森林植被一样。什么样的都有。各种不同的根性、机缘都不一样,所喜爱的方向也不一样。佛教内部的修行方法众多,不同的方法都有各自的针对性。可以说佛教内部是一个充分多元化的状态。知道这种状态,有两个好处:
1,依据自己适合的经典、法门来修行,别人的道路可以作为参考,但未必适合你。你要了解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容易了解,比较契合什么。
2, 我们知道佛教中不太可能有修行的一致性。每个人的根性不同嘛。所以不会强求这个一致性。不会认为我这个修行途径才是最好的,我学的这部经才是最好的,我修的这个法门才是最好的,你们都该如此学。在佛教里是非常危险的。
好了,做了如上的铺垫,我们再往下说。既然每个人悟的都不一样。从佛法中获得的滋润也有不同程度。那么最好的情况呢?我们能成长到什么高度?
那就是对佛性法身的悟入和见地。
所谓佛知见,指的就是正觉,正遍知,这个我们以前说过了。也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而这个世界的最彻底的真相,我们之所以探索宗教,探索科技,探索宇宙,其实根本原因是不知道,是未知。
而佛对我们叙述的这个真相,真不太好理解。或许你能明白佛经里讲的因缘果报,你能了解六道轮回,你能知道善恶业力,但再深入一步,你未必能清楚的理解领会法身佛性了。因为这个超越了文字所能表达的含义。绝大多数人,难以理解佛经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难以理解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因为这个超越了我们平时接触的逻辑。即便你能领会理解了。你自己也很难用文字来表达。
就好像相对论,大家都知道,公式很多人也能写出来。但是真正能够理解相对论原理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屈指可数了。
所以说“悟佛知见”就好像花园。里面也有小草,绿意盎然;也有鲜花,芳香芬烈;当然也有甘美可口的果实。就看我们能不能吃到了。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