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
2024-06-27 08:56 居士人物
绝大多数清廉之士,最高的成就只到这个地步。他们清,很清。他们批评什么事情,都很深刻,都很中肯,很有道理。但是让他一做,就很糟糕。高尚之士谈天下事,谈得头头是道。不过,天下事如果交给他们办,恐怕只要几个月就完蛋。国家天下事,是要从人生经验中得来。
什么经验都没有,甚至连一呼百诺的权势经验都没有尝过,那就免谈了。否则,自己站在上面叫一声:拿茶来!下面龙井、乌龙、香片、铁观音,统统都来了,不昏了头才怪,你往地上看一眼,皱皱眉头,觉得不对,等一会就扫得干干净净。这个味道尝过没有?没有尝过,到时候就非昏倒不可。头晕、血压高,再加上心脏病, 哪里还能做事?一定要富贵功名都经历过了,还能保持平淡的本色,最了不起时是如此,起不了时还是如此;我还是我,这才有资格谈国家天下事。不然去读读书好了。
至于批评尽管批评,因为知识分子批评都很刻骨,但本身最了不起的也只能做到清高。严格说来普通一般的清高,也不过只是自私心的发展,不能做到见危授命,不能做到见义勇为。清高的人往往比较自私,只顾自己,不能算是忠臣。否则,为什么自己国家有难,弃而不救,到处乱走?这里看不惯,那里看不惯,难道国家太平了,就非要你来住吗?
所以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也是从人生经验中体会得来,的确大半是如此。屠狗辈就是古时杀猪杀狗的贫贱从业者,他们有时候很有侠义精神。历史上的荆轲、高渐离这些人都是屠狗辈。虽说是没有知识的人,但有时候这些人讲义气,讲了一句话,真的去做了;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是批评,高调很会唱,真有困难时找他,不行。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湖南朋友,好几年以前,因事牵连坐了牢。三个月后出来了,碰面时,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三个月坐牢经验,有诗一首。是特别体裁的吊脚诗,七个字一句,下面加三个字的注解。他的诗是: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我听了连声赞好。这就和负心多是读书人一样,他是对这个清字反面作用的引申;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孔子对于陈文子这种人的评论只给他一个清字。总之,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这话很有道理。
有些朋友很了不起,很清高,聊天时常常问起: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我说:我个人不完全同意你,你是很清高,不过有一点苟求清高。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我们看到许多朋友,个性非常倔强,人格又很清高,但是这样性格往往锋芒太露,不但伤害了别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有隐士思想的人,欲洁身自好,把自己身心人格搞得很清高,自己有自己的观点。社会中有许多人也是这种个性,这种人是守成的第一流人才,可是教他去开创,那就糟了。
开创事业的人,好的要,坏的也要,而且要准备接受坏的,天下好的名声固然好,有时候为了成功一件事业,往往要担负很多坏名声,其实很冤枉。但是能够挑得起来,就很难了。这种做法,比洁身自好还更难。
所以我们常常感到任劳任怨难,尤其当主管的人更是如此。创业的人,第一个修养要能够任怨,但不是手段,要是一种德行才行。所以洁身自好的人,多半是隐士,洁身自好,把一切都丢开了,只管自己。也可以说,是绝对的个人自由主义者,对于国家社会并无贡献。
摘选自《论语别裁》
孟子说,伯夷当隐士,人品极其清高,他严格地选择老板,连周武王都看不上。他认为不是理想的老板,就不替他做事;不够朋友的人,不和他做朋友;朝廷里有坏人当政的话,他就不到这朝廷中去。像纣王是他的本家,因为是坏人,他就走开了。他也不愿意和坏人说话,如果让他站在坏人当政的朝廷上,或者和恶人说话,他就感到难过万分,好像自己穿了礼服坐在烂泥坑里或煤渣堆上一样,觉得别扭难过。他对是非善恶分得太清楚。
但是我们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是非善恶分得太清楚了,就没有福报。是非看清楚之后,必须能包容,如果不厚道,变得愤世嫉俗,这也算是一种毛病。
孟子这里说,基于这种讨厌坏人的心理发展下去,如果和一个普通人站在一起,看见这人帽子戴得不端正,伯夷就偏过头去,理都不理就走开了,好像生怕看上一眼、打个招呼就被玷污了似的。所以诸侯们虽然写了言辞恳切的聘书来聘请他,他都不接受。他之所以不接受,是因为他的人生态度是不屑于去将就别人,所以结果搞到天子不能臣,皇帝没有办法找他来做干部;诸侯不能友,各国的诸侯想和他做朋友都办不到。他望望然而去之,走了,硬走到首阳山,困在那里吃野生植物蕨薇。这种植物,在登山时如果迷途,暂时用来充饥,保持体力是可以的,长久地吃下去,一定会吃坏肠胃。所以他和叔齐兄弟两人吃出肠胃病而死。他们清高是清高了,可是对当时天下的生民并没有任何贡献。
孟子曰:伯夷隘。伯夷太狭隘了,有些孤高自赏,像小乘道。
摘选自《孟子与公孙丑》
功夫炼得越好,修养越高的人,脾气越大。譬如当年的师父老和尚,不发脾气则已,一发就要命。徒弟犯了一点错,曹溪那么大的庙子,前院骂到后院,一路在骂,声音又大。固然这也是他的教育法,可是平时愈讲究修养的人,往往脾气发起来就越大。这也就是水太清则无鱼,不能容渣子,也是火灾之一吧!
摘选自《如何修证佛法》
做人的方法也是这样。比如我们都晓得唐朝代宗皇帝告诉郭子仪的话:不痴不聋,不作阿姑阿翁。做长辈的,有时候分明知道,但知而不知,装作没有看见。如果太精明了,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可是,在我也是只会说而做不到,所以,一辈子也没有福,看不见的也看见了,听不到的也听到了,始终想学知不知,而偏偏都知,真的很麻烦。
知不知也是人生的厚道处,尤其是做长辈的,或者做校长的,或工厂老板的,有时候要学到知不知。人就是人,有时犯一点小错误,你要偶然装作看不见,下一次他就不会错了。知不知是真聪明、假糊涂。
摘选自《老子他说》
贵不是富啊,什么叫贵?清贵,人很清贵。贵多半属于清贵,清的才贵,像我们看过去在历史上,算命看相说某某人这个相很清贵,清贵是位至三公,没有实权的,穷一辈子,很贵,很清高。
所以关于富贵,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有一句话叫清贵浊富,我们中国人还有句老话: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水太清则无鱼,水太清了里头养不了鱼;人太清则无福,一个人做得太清没有福气,譬如有些人喜欢洁太爱干净啊,那都是无福气,这是贵与富的差别。
摘选自《楞严经讲座》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你们注意哦!头脑太清醒的,太爱干净的,这些人没有福气;反而脏兮兮的啊,邋里邋遢的,福气好得很。所以中国人讲话,选媳妇要选一个丑一点的。福在丑人边,太漂亮就红颜多薄命,这是同样的道理。
摘选自《列子臆说》
更新于:5个月前